“今年,漯河市卫生健康工作要按照全省卫生健康工作会议、市委八届五次全会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决策部署,全面加强党的建设和党风廉政建设,优化医疗卫生资源配置,打造区域医疗服务高地,推进公立医院综合改革,筑牢公共卫生安全防线,夯实基层健康服务能力,强化“一老一小”服务保障,推动食品安全营养事业产业融合发展,积极构建更高质量、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健康服务体系,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健康获得感,为建设幸福之城、健康漯河提供坚实保障。”日前召开的2024年漯河市卫生健康工作会议上,漯河市卫健委党组书记、主任宋耀生明确提出上述要求。
漯河市卫健委要求,要务实笃行谋发展,奋楫争先谱新篇,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漯河实践筑牢坚实健康根基。今年,全市卫生健康工作的着力点是:一要围绕群众看得上病、看得好病。通过健全全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、重塑医联体建设发展架构,力争大病重病在本市解决、常见病多发病在县区解决、头疼脑热等小病在乡村(社区)解决。二是围绕不得病、少得病。坚持预防为主、防治结合,构建完善防控体系,优化防治策略,推进早诊早治,深化健康促进,把以治病为中心转变为以人民健康为中心。三是围绕方便看病、舒心看病。以切实改善人民群众看病就医感受为目标,“以病人为中心”优化就医流程,重点做好预约诊疗、在线问诊、流程简化、院前院内衔接、服务制度完善、诊疗能力提升等工作。四是围绕吃得安全、吃得健康。以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合作实验室建设为契机,用心用情用力抓好食品安全与营养健康工作,确保守牢食品安全风险底线,做优营养健康食品产业高线。五是围绕多样化、差异化、个性化健康需求。努力满足“一老一小”、孕产妇等重点群体特殊化需求,全方位、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。
漯河市卫健委强调,2024年,在重点工作推进中,一是坚持特色发展,发挥优势,稳中提质。注重政策措施的步调一致性、重大战略措施的连续性、具体策略措施的灵活性、服务体系建设的方向性,各医疗卫生单位既要明确定位、特色发展,又要集中资源,对标国内、省内同领域一流水平重点攻坚。二是坚持科研带动,抓纲带目,重点突破。要以科研为牵引做优做强医疗卫生事业,系统谋划医学科技创新、人才培养、临床专科、重点学科、成果转化、产业培育,形成做优做强医疗卫生事业的重点突破,真正把医学科技创新的“关键变量”转化为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的“最大增量”。三是坚持完善管理,增强内涵,持续发展。以省考、国考为抓手,大力推动公立医院核心业务工作与运营管理工作深度融合,将现代管理理念、方法和技术融入运营管理的各个领域、层级和环节,通过完善管理制度、再造业务流程、优化资源配置、强化分析评价等管理手段,提升运营管理精细化水平。四是坚持稳住底盘,控住风险,确保安全。建立安全稳定分析研判、风险评估、隐患排查化解、应急处置、防控协同“五项机制”,下好先手棋,打好主动仗,牢牢守住安全发展底线。坚定整治医药领域腐败问题的决心,坚决扛住政治责任,落实坚定稳妥、抓住重点、把握政策、务求实效的要求,扎实推进纠建并举、长效治理,营造行业清风正气。
漯河市卫健委表示,新的一年,健康指标要持续改善。实现“两高”,即全市人均预期寿命增幅、居民健康素养水平高于全省平均水平,以及“三低”,即婴儿死亡率、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、孕产妇死亡率保持低于全省平均水平。资源配置指标稳步提升。每千人口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、执业(助理)医师数、注册护士数、拥有3岁以下婴幼儿托位数要分别达到7.4张、3.69人、4.25人、3.8个,新建托位不少于9000个,每万人口全科医生数达到3.42人。二级以上公立综合性医院设置老年医学科比例达到85%,争取医养结合示范项目1-2个。公立医院绩效考核指标持续向好。三级、二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位次整体提升,复审和新增三级甲等医院2家。积极打造县域医疗卫生次中心,基本达到二级医院服务能力。四是群众获得感指标持续转优。分时段预约精确到30分钟以内,院前急救平均反应时间缩短到15分钟以内,二级医院平均住院日在9日以内,三级医院平均住院日在8日以内,个人卫生支出占卫生总费用的比重降低到28%以内,二级以上公立医院患者满意度持续保持在90%以上。(李元林 董一鸣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