欢迎光临福州城市网!

今天是 2024年04月28日 星期天

关注社会热点

一起实现我们的中国梦

当前位置: 首页 > 教育

这届年轻人爱上了夜校,专家称期待万民学习盛况的“复兴”

白天上班,晚上学艺。27岁的小野是上海一名体制内的员工,从今年9月开始,她每周一下班之后有了一项固定的活动——去夜校学习非洲鼓。这个学习机会可是好不容易抢到的,小野至今还记得当时抢课的紧张气氛。8月11日,小野准时进入抢课系统,可由于抢课人数太多,系统直接崩溃。小野不停刷新着报名页面,终于抢到了自己心仪的课程。

近期,全国多地掀起“夜校热”,下完班后去上夜校成为了不少年轻人的新潮生活方式。

据媒体报道,除了上海外,广东、浙江等地也涌现出丰富多样的夜校课程,济南首个图书馆夜校将在12月初开课。而在“夜校”之外,还有其他形式的文化课程丰富市民的文化生活。如北京文化馆系统推出了“晚间课堂”“公益培训”等一系列公共文化产品。

上世纪80年代,夜校中万民学习的盛况已成为时代的记忆。现在多地兴起的“夜校热”是否会持续?目前,2023秋季学期的夜校课程已过半。新京报记者采访了多位夜校学员和教育专家,探究“夜校热”背后的原因。

“一课难求”的上海夜校

今年八月,小野才知道上海有夜校的存在。报名前,她仔细做了一番功课,把感兴趣的课程一一列出,并备注好路程距离、开课时间、需要准备的材料等信息。8月11号,小野在报名通道开启的时间准点进入,结果因为人数太多,系统直接崩溃了。“然后我就疯狂地点报名按钮,才抢到了课,竞争很激烈。”

小野报的是上海市民艺术夜校,由上海市群众艺术馆推出。眼下,上海市群众艺术馆已然成为全国最火的公办夜校机构。

据媒体报道,2023年上海市民艺术夜校秋季班共设置382门课程,招收9000多学员,遍布全市143个点位。开放选课时,高峰时有65万人在线抢课。公开资料显示,上海市群众艺术馆是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下属的文化事业机构,于2016年推出“上海市民艺术夜校”艺术公益培训项目。

身在上海普陀区的咚咚三年前就关注到了夜校。她回忆说,2021年上海市民艺术夜校在普陀区首次开班。“当时只有三个班次,包括瑜伽和麦秆画等。招生的人数不多,很快就报满了。一开始在普陀区文化馆授课,后来陆续增加了街道的教学点。”

咚咚告诉记者,由于疫情的原因,2022年上半年夜校课程取消,下半年则开设了线上课程,咚咚第一次报名参加了京剧的夜校课程。“即便是线上授课,招生人数也不会增加,因为我们使用视频会议的形式上课,老师要一个个单独指导,人多了怕顾不过来。”

今年,上海夜校的线下课程全面恢复。在2023年春季学期报名时,咚咚掐点蹲守在系统前,结果竟铩羽而归。“我记得2022年报名时不需要抢,今年是真的火了。”对于夜校的爆火,咚咚有些哭笑不得。

这次秋季学期报名,咚咚的准备更加充分,提前估算了教学点和课程的热门程度,以此决定自己的抢课顺序,终于如愿报名了自己想上的戏曲团扇和水袖课。“这两门课名额消化地也蛮快的,但还不至于秒没。但是有些课,像古典舞就真的很抢手!”

咚咚在水袖课上。受访者供图咚咚在水袖课上。受访者供图

咚咚在水袖课上。受访者供图

上海松江非遗工坊授课点的一名工作人员表示,今年是他们开班授课的第三年。“今年的课特别抢手。课程统一报名的时间有两个礼拜,去年可能要一个礼拜左右名额才报满,今年大概一个半小时就全抢完了。现在上夜校的年轻人越来越多,很多年轻人都报了不止一两个班。我们这个班在松江,但是学员从宝山、徐汇过来的都有。”

对于市民夜校的爆火的原因,这位工作人员认为,一方面,随着疫情的结束,市民能够更多地走出家门,参与集体活动;另一方面,市民夜校经过两年的沉淀,知名度和影响力也在慢慢扩大。

“夜校”多地开花,各式文化产品涌现

除了上海外,“夜校”在广州、杭州、济南等地也开展得很红火。

在杭州,浙江省文化馆秋季班晚班共开设了9类课程且均为免费;杭州市总工会开设的杭工学堂艺术课程一季8课时,基础班和提高班各收费200和600元;杭州市妇女活动中心也开设了部分工作日夜间的课程。广州“青年夜校”自今年9月以来,推出了电影鉴赏、弹奏尤克里里、音乐赏析等约10种类型近100节系列课程,已覆盖9个街道,约400名青年成为首批学员。12月即将开启的济南市图书馆夜校为济南市首家官方夜校,命名为“济图YEAH归人”,不仅包含休闲娱乐、艺术类课程,还计划给市民们带来干货满满的“职场必备技能课”,如PPT制作、公文写作、短视频拍摄剪辑、iPad插画等。

与此同时,其他形式的公共文化产品和市民文化培训课程也在不断涌现。

北京西城区文化馆2023年开设了“欢聚艺堂”“周末课堂”和“晚间课堂”三项品牌培训项目。今年3月,17个培训班同时开课,共招生500余人。其中,“晚间课堂”群众文化培训主要面对“上班族”,培训时间为周五晚上,上下半年各一期,包括插画艺术、手机摄影摄像与剪辑、形体仪态、爵士舞等培训课程。招生对象年龄要求为18-60周岁,每门课程人数在20-30人左右。特别注意的是,作为公益活动,课程不收取费用。

今年,《北京市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条例》正式实施,鼓励公共文化设施延时开放、错时开放、夜间开放;鼓励在公休日应当开放,在国家法定节假日和学校寒暑假期间应当适当延长开放时间。据新京报此前报道,北京目前有1个市级文化馆,17个区级文化馆,339个街道乡镇级综合文化中心,从业人员接近一万人。北京市文化馆馆长王维波提到,场馆使用率白天不错,但夜间和节假日较低。目前服务的人员主要是退休人员和中小学生,在职人群来得较少。为了更好地满足上班族人群的文化需求,北京市文化馆系统也一直积极探索延时开放、错时开放和夜间开放服务。

除了由文化馆主办的培训课程外,由培训机构组织的“夜校”也在北京悄然开花。

在某社交平台上,检索关键词“北京夜校”,有大量个人或机构发布“夜校召集”的帖子,组织者负责联系授课教师、敲定授课场地,同一课程下集齐足够人数即算“拼课”成功。课程涵盖音乐、舞蹈、手工等各种门类,费用大多效仿上海夜校的收费标准,一学期学费500元左右。除了北京,这种夜校模式也同样在深圳等城市流行。不过,与公办夜校机构相比,对于个人或机构组织的“夜校”,不少网友也表示了对办学资质、师资条件、课程质量等方面的担忧。

年轻人为什么爱上了夜校?

如今,夜校的秋季学期课程已过半,小野觉得体验不错。“非常认同老师的授课体系。”小野的非洲鼓老师名叫刘云奇,是一名国家三级打击乐演奏员,已经在夜校授课多年。“整个学期一共12节课,前半部分是音符、节奏型的学习,后半部分会学一些技巧性的内容。”

小野介绍,每一节课上,老师会先回顾上节课学习的内容,大家一起打鼓练习,然后再讲今天的知识点。课后,老师还会留作业,让大家回去练习,老师会挨个批改作业,指出学员的不足和需要完善的地方。“他是一个非常细心、非常有耐心的老师。”

在采访中,记者注意到,学员们报夜校的原因各不相同。小野告诉记者,她的工作上下班时间比较固定,所以下班后的时间都会尽可能地利用起来。在报名市民夜校之前,她平时也会去上一些舞蹈课。“像这一次报名的非洲鼓,还有一些其他的项目,我都想学很久了,但是市面上没有相关的课程,这次正巧有了这个契机。”

咚咚也表示,自己报名夜校是因为喜欢戏曲,也想增加一些运动量。“市场上的戏曲类成人培训不多,但是在夜校中,见到了很多传统非遗的课程内容。”

“大家选择市民夜校,我觉得无非是几点。”小野总结了身边同学报名夜校的原因,“首先最重要的一点,它很便宜。课程费只要500块钱,相对于市面上同类型的课程性价比很高。其次,我注意到夜校是由上海群众艺术馆主办,信誉有保证,不会像一些培训机构可能课程还没上完就卷款跑路或者倒闭了。还有第三点是我报名前没有考虑到,上课后才意外发现,我们班上的学员来自各个年龄。有20岁出头的年轻人,也有一些看着像是退休的阿姨。在上课中,你能接触到不同的人群,一起学习同一种乐器,还蛮有意思的。”

影构图入门、商务礼仪、短视频拍摄入门,美术、手工、音乐、舞蹈……,记者查询发现,市民夜校开设的课程,既有与职业发展相关的内容,也有大量兴趣类课程。从班次来看,有线下基础班和线下提升班。从收费来看,夜校的线下基础班每期500元,远低于市面上培训机构开设的类似课程的价格,“市民夜校是上海市的一项惠民工程,每人500块钱一学期。对于工坊来说,这些钱要用于添加设备、支付老师工资,我们并不盈利。”上海松江非遗工坊授课点的一名工作人员表示。

“老中青这三部分人,都可以在夜校中满足自己的需求。现代社会,人人都在努力让自己的人生过得更加丰富多彩。”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系教授吴遵民说道。

在吴遵民看来,夜校突然爆火有三方面的原因。一是出于职业发展的考虑。现在社会竞争激烈,在大学学到的专业和知识无法满足工作需要,再重回大学又不现实,这一部分人,特别是不愿“躺平”的年轻人,可能就会去夜校学习新的知识,为自己谋求新的发展。二是为了满足自己的爱好。现在的中国是个多元社会,年轻人更希望活出自我、活出精彩、活出真正的人生。三是满足社交的需求。对于中老年人而言,在夜校可以与其他人一起学习交流,纾解中年人的孤独感。

“夜校热”能否持续?

“上海的夜校,40年前就是上海的一道风景线。”在吴遵民看来,市民夜校首先在上海发展地火热,一定程度上和上海这座城市的历史和气质有关。“我觉得上海是一个非常市民生态的社会,也是一个学习型的城市。”

吴遵民回忆,上海在上个世纪80年代,就曾出现过大规模的夜校。那时的夜校主要有公益性的夜校和教育机构办的院校两类,在那个年代真正帮助了很多年轻人,圆了他们的读书梦,甚至对于他们的人生发展给予了很大的帮助。“白天上班的年轻人一到晚上六点,纷纷背起书包走向各个教学点,各个夜校灯火通明,正是一派学习的火热景象。”

后来,由于义务教育的普及和高等教育的民众化,夜校这道风景线也就慢慢消退。沉寂多年后,夜校如今又在上海兴起,也算是一种“复兴”。

教育的兴衰和社会的变革有关,跟时代对人的发展要求有关。当人们的衣食住行得到满足,一定会有精神的需求。在吴遵民看来,以上海为代表的夜校模式可以推广至全国。

“如今很多社区学校到晚上就关门,一些公共文化场馆如文化馆或者小型图书馆长期空置,启用率不高。”吴遵民建议,这些场所可以利用起来作为成年人的继续学习场所,让市民在里面和老师面对面地交流学习,在小群体当中互帮互学。此外,还应该吸引更多的社会力量加入进来,同时注意要基于公益的原则,不能高收费。

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到,要“建设全民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、学习型大国。”2023年9月,教育部印发《学习型社会建设重点任务》明确提出,调动社会上一切可利用的学习资源,打通家庭教育、学校教育、社会教育各环节,完善政府统筹、教育牵头、部门协同、社会参与的全民终身学习推进机制,构建人人皆学、处处能学、时时可学的终身学习服务体系。

吴遵民认为,夜校的兴起正是将建设全民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、学习型大国这一目标落到了实处。教育不仅是对青少年儿童的教育,学校教育也不可能满足一个人一生的需要,一个人在一生中都可能有继续学习的愿望,这是非常大的社会需求。而夜校的兴起,从大的角度来说,是把终身教育的理念,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理念,乃至要构建学习型大国的理念落到了实处。实实在在地让普通百姓能够参与到这种有组织、有目的的学习活动中,使每个人都享受到终身教育的红利。

“上世纪80年代万家灯火、万民学习的这一盛况,希望能在21世纪重现。”吴遵民满怀期待。

(文中小野、咚咚为化名)

新京报记者 徐彦琳

夜校 相关新闻加载中点击加载更多
本文来源于网络,不代表福州城市网立场,转载请注明出处
我要收藏
0个赞
转发到:
推荐阅读
  • 虽然现在小学阶段呈现淡化考试的趋势,但对许多普通家庭来说,考试仍然是孩子成长路上的一道难以回避的关卡。不少家长很在意孩子的分数与排名,却忽视了考试后的对话对孩子未来学习动力和情绪调整的影响。事实上,一场考试之后,父母与孩子之间的良好沟通是激[全文]
    2024-04-24 03:01
  • “可否在学生宿舍安装床帘,可以有一个私密的空间?”新疆医科大学学工部门近期召集部分学院学生干部召开座谈会,同学们对学校各方面工作提出了意见和建议。据新疆医科大学网站3月27日消息,经学校相关部门研究,新疆医科大学集中回复了学生们反映较为集中[全文]
    2024-04-24 02:31
  • 距离2024年高考,只有两个多月了。在大家准备最后冲刺时,温州几个中外合作班的毕业生已经提前上岸,陆续收到来自世界各地高校的录取通知书,有个别已经在名校开始学习。参加传统高考,还是走国际路线?选择留学赛道又要注意什么?近日,记者采访了几位国[全文]
    2024-04-02 02:47
  • 2024年高考考研复试线和复试时间公布之后,有人欢喜有人愁,一些笔试成绩高的考生,开开心心准备复试,被刷的考生,要么准备调剂,要么继续备战新一年的考研。一般情况下,考研有400多分的话,进复试是比较稳的,但如果高分的考生扎堆,或者某一门的单[全文]
    2024-03-29 02:48
腾讯云秒杀
阿里云服务器

Copyright 2003-2024 by 福州城市网 fj.gzxinw.cn All Right Reserved.   版权所有

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| 网站所有内容来源于网络,如有侵权联系我们删除。